凝血酶原時間 PT
參考值:10.00-14.00s,需與正常對照超過3s以上異常 主要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統狀況,其中INR常用于監測口服抗凝劑。延長見于先天性凝血因子ⅡⅤⅦⅩ缺乏及纖維蛋白原缺乏,后天凝血因子缺乏主要見于維生素K缺乏、嚴重的肝臟疾病、纖溶亢進、DIC、口服抗凝劑等;縮短見于血液高凝狀態和血栓性疾病等;
凝血酶時間 TT
參考值:12-16 需與正常對照超過3s以上異常 主要反映纖維蛋白原轉為纖維蛋白的時間。增高見于DIC纖溶亢進期,低(無)纖維蛋白原血癥,異常血紅蛋白血癥,血中纖維蛋白(原)降解產物(FDPs)增高;降低無臨床意義。
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 APTT
參考值:25-37s,需與正常對照比較超過10s以上異常 主要反映內源性凝血系統狀況,常用于監測肝素用量。增高見于血漿因子Ⅷ、因子Ⅸ和因子XI水平,減低:如血友病A、血友病B及因子XI缺乏癥;降低見于高凝狀態:如促凝物質進入血液及凝血因子的活性增高等情況;
纖維蛋白原 FIB
參考值:2-4 g/L 主要反映纖維蛋白原的含量。增高見于急性心肌梗死;減低見于DIC消耗性低凝溶解期、原發性纖溶癥、重癥肝炎、肝硬化。